
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老牌球隊紐約洋基,隊里的禁須令已實施多年。 然而,老闆哈爾·斯坦布倫納(Hal Steinbrenner)卻在春訓期間拋出重磅消息,宣佈將解除這一規定。 近日,外媒報導稱,洋基在休賽期交易來的明星終結者德文·威廉姆斯(Devin Williams),可能是促使老闆做出改變的原因之一。
洋基隊的鬍鬚政策自1976年起沿用至今,這是已故前洋基老闆老喬治·斯坦布倫納(George Steinbrenner)的決定。 儘管這些年來,該政策多次遭到一些大聯盟球員質疑,但依舊堅如磐石。 直到今年春訓,現任老闆哈爾·斯坦布倫納才決定更改這一規定,因為他意識到這項政策“過時了”。
洋基突然解除禁須令,讓眾人頗感意外。 《The Athletic》報導稱,洋基休賽期換來的明星終結者德文·威廉姆斯可能是促使老闆改變的原因之一。 在加入洋基之前,他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留著鬍鬚。 入隊后,他決定尊重球隊傳統,剃掉了自己的鬍鬚。 不過,他也坦言,這項政策會成為自己在2025賽季結束后是否續約留在洋基的考量因素之一。
威廉姆斯表示,球員在加入洋基隊之前,總會談論這項政策,有些球員對此並不滿意。 如今得知這項規定即將取消,他還透露,聽到球隊要做出改變時,既驚訝又興奮。
大聯盟勞資團體協定將於2026年底到期,隨著新一輪談判日益臨近,是否實施薪資上限制度的討論再度興起。 對此,紐約洋基老闆哈爾·斯坦布倫納表示,他有條件地支援薪資上限制度。
“我之前就公開說過,我會考慮支援薪資上限,這取決於上限的具體額度。” 斯坦布倫納說,「同時還得附帶薪資下限,這樣我認為那些在球隊薪資投入上不夠多,沒能有效補強陣容的球隊,就必須增加投入。 ”
在討論薪資上限制度時,洛杉磯道奇往往被視為假想敵。 根據FanGraphs網站的RosterResource預估,道奇本賽季球隊薪資將達到3.89億美元,比排名第二薪資為3.31億美元的紐約大都會高出17.5%,比排名第三薪資為2.88億美元的費城費城人高出35.1%,比中位數高出148.6%。
不過,紐約洋基在1998年至2013年間,連續15年球隊薪資位居聯盟第一。 其中,2003年至2009年期間,有5年球隊薪資比排名第二的球隊高出至少50%,包括2005年,球隊薪資比排名第二的球隊多出史上最多的77.6%,比中位數多出206.7%。
2002年耶誕節後的第二天,在何塞·康特雷拉斯(Jose Contreras)的爭奪中落敗的波士頓紅襪總裁拉裡·盧奇諾(Larry Lucchino),用“邪惡帝國”來稱呼洋基。 2004年開賽前,洋基交易來阿萊克斯·羅德裡格斯(Alex Rodriguez)后,紅襪老闆約翰·亨利(John Henry)深夜發佈聲明,稱大聯盟應該實施薪資上限制度,以制止洋基瘋狂砸錢。
當時,洋基老闆老喬治·斯坦布倫納回應稱,亨利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:“我們明白,他肯定為自己的失敗感到羞愧、惱怒和失望。 和洋基不同,他選擇不為波士頓球迷再多付出一點。 ”
如今,道奇成為新的“邪惡帝國”,被認為可能會破壞大聯盟的平衡。 對此,道奇棒球事務部總裁安德魯·弗裡德曼(Andrew Friedman)表示,無論球隊薪資多少,奪冠的難度都是一樣的。 各隊營收本就存在差異,實施限制只會讓大家不再想辦法增加營收,這對大聯盟並非好事。
弗裡德曼還說:「看看21世紀初的洋基,他們球隊薪資與第二名、與中位數的差距,比現在還要誇張。 事實上,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看,現在各隊之間的差距反而更小了,但不知為何,當時這不是問題,現在卻成了問題。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