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在庫珀斯特鎮國家棒球名人堂入堂儀式現場,鈴木一朗本尊現身奧泰薩加度假酒店。這位傳奇球星的氣場之強,連邁克·施密特(Mike Schmidt)與卡爾頓·菲斯克(Carlton Fisk)兩位殿堂級前輩都猶豫是否該上前問候(最終他們當然去了,而一朗立刻認出了他們)。
當其他名人堂成員都對你心懷敬畏,這說明了什麼?當成群水手隊球迷和日本遊客湧入這座偏遠小鎮,主街道甚至開設一朗商品限時店,這又意味著什麼?
2025屆名人堂陣容多元而傑出,但毫無疑問,這位讓全世界直呼其名的男人才是焦點。棒球史上最偉大開路打者之一壓軸登場演講,這次他用精準的英文掌控全場:
"入選名人堂從來不是我的目標,"一朗說,"直到2001年初訪庫珀斯特鎮,我才知道它的存在。但此刻站在這裡,恍若美夢成真。"
這場亦莊亦諧的演講中,他剖析"夢想"與"目標"的差異——童年作文裡將職業棒球視為"夢想",如今他有了新領悟:"若重寫那篇作文,我會用'目標'替代'夢想'。夢想未必現實,目標卻可通過規劃實現。追夢有趣,達成目標卻艱難。空談理想不夠,必須釐清實現路徑。"
正是這份覺悟讓一朗事無巨細:準備區熱身、訓練房加練、更衣室保養釘鞋球棒、確保手套零瑕疵。"堅持做好小事,潛能便無上限。看看我:身高1米80,體重77公斤。初登大聯盟時,多少人說我太瘦弱?首次踏上球場,我也心懷敬畏。但堅信準備之道,終能破除質疑——包括自我懷疑。"
他坦然面對2001年加盟水手隊時的輿論壓力:"豈止質疑?更有批評與否定。有人甚至說'別給國家丟臉',妻子弓子是我最堅實的後盾。"
"她本可質疑,卻從未讓我感知。19年水手-揚基-馬林魚生涯,她將所有能量化為支持,讓家成為積極港灣。作為球員我力求穩定,而她是我此生最可靠的隊友。"
一朗分享退役生活趣事:2019年與妻子約會地點竟是小聯盟球場。"我們美式看球吃熱狗。棒球予我萬千體驗,但與助我至此最重要的人共享熱狗,最為珍貴。"
他的大聯盟成就重塑日本球員可能性。名人堂新展《野球|棒球:跨太平洋的體育交流》追溯棒球傳入日本150餘年歷史。一朗鞏固太平洋兩岸橋樑的功績——為二刀流巨星大谷翔平等後輩鋪路——難以估量。
而對他個人,1995年野茂英雄加盟道奇改變了一切:"多虧他,大聯盟賽事登陸日本荧屏。因他的勇氣,我萌生挑戰未知領域的決心。"
作為棒球史標誌性人物,一朗多年保持神秘感。此次演講揭開面紗,展現傳奇穩定性背後的思維,更流露犀利幽默:"環顧羅德·卡魯(Rod Carew)、喬治·布雷特(George Brett)、托尼·拉魯薩(Tony La Russa)等前輩,我自覺又成菜鳥。感謝諸位熱情接納。我必恪守名人堂精神——但容我提醒:今年51歲了,新人惡搞請手下留情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