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十年來,若你見到投手回頭望去,他們多半是在偷看雷達槍上的球速。感受是一回事,而能夠實際驗證快速球的狀況,則能協助投手調整戰術、改變方案,或單純提振士氣。
許多投手都會偷偷瞄一眼,無論是收尾的後援投手還是明星球員,保羅·斯金斯(Paul Skenes)也不例外,特別是在主場比賽時。
「我看的次數可能比我應該看的還要多,」斯金斯表示。「如果你看到我回頭,其實我不是在看球速,而是在看數據。我們能夠看到這些數據真的很棒。」
在海盜主場,螢幕上顯示的是垂直和水平位移,讓斯金斯能即時掌握球路的軌跡。他能投出三位數球速的四縫線快速球,此外還有六種至少半常用的球路,球的移動軌跡也會影響他次要球路的發揮。
這點在今天的比賽中展現得淋漓盡致。斯金斯極度依賴他的四縫線快速球——在他96球、6局的投球中用了51次——並以此球路締造了本季最高的10次揮空,為他當晚的8次三振奠定基礎。雖然最後沒有勝敗關係,但亨利·戴維斯(Henry Davis)在後段的幾次揮棒助海盜以5比2擊敗藍鳥。
比賽進入第七局時,比分2比2平。戴維斯擊出一支二壘安打,為該局打響第一炮,最終靠一次暴投得分。第八局,他再打出一支高遠犧牲飛球,替球隊追加保險分。斯金斯在上一場對酿酒人隊表現失常,這場戴維斯則成為焦點。
「我覺得他能在兩場先發之間保持穩定,這讓他非常優秀,」戴維斯說。「基本上總是如出一轍。」
斯金斯的四縫線快速球是他重返巔峰的關鍵,貢獻了10次揮空和11個好球。他經常把球投進好球帶(63%),而藍鳥隊對此幾乎束手無策。
「我們其實不需要偏離這個球路,」斯金斯說。「這不是我們的戰術。一開始我投的第一顆四縫線快速球,數據上表現很差,但接著我投了一顆今年從未出現過的球路。它的移動方式跟之前都不同,所以我們就順勢繼續用了。」
根據棒球專家網資料,第二顆四縫線快速球有14英吋的誘導垂直位移(IVB)。IVB是指因垂直旋轉造成的快速球向上移動,一般來說,IVB越高,打者越難判斷快速球,會產生球在「上升」的錯覺。
斯金斯進入比賽時,他的四縫線快速球平均IVB為11英吋。因此他對阿迪森·巴杰爾(Addison Barger)那一球,比平時多移動了3英吋。想像一下保羅·斯金斯的快速球本來就很難打,現在又比平常多移動了約27%。
斯金斯的快速球獲得比平常更多的IVB,多倫多隊對他一籌莫展。隨著比賽進行,他開始混用更多球路,以變速球三振了4名打者,而這種球路跟他的四縫線快速球相得益彰。
藍鳥隊在第三局拿下2分,這是自6月3日以來首次有球隊在海盜主場對斯金斯攻下自責分。因為這些失分,他沒能拿下勝投,但面對美聯最佳戰績的球隊,他投了6局,只被擊出5支安打和1次保送,再次展現他為何是國聯賽揚獎大熱門。
「我甚至沒發現已經過了這麼久,」總教練唐·凱利(Don Kelly)說。「我想有時候他表現太出色,讓大家理所當然地期待他的好表現,這對他來說其實不太公平,因為棒球本來就不是這樣的。」
當然,投球並非只有數據,斯金斯也不會整場都盯著大螢幕,通常只會在開局時看一眼。但只要他的球路有效、控球精準,他已經證明自己能做到什麼。
「數據是一回事,真正執行投球又是另一回事,」斯金斯說。「他們是大聯盟打者,真的非常厲害。他們能打好球,也能打那些所謂的獨角獸球路,或者你怎麼稱呼都行,那些品質極佳的球路或其他什麼。我認為最終還是要靠執行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