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basketball新聞> 郭士強的兩次亞軍,卻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>

郭士強的兩次亞軍,卻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命運

亞洲盃決賽結束那一刻,郭士強走上前擁抱了投失絕殺三分的胡明軒,兩人都露出帶著遺憾的苦笑。賽後總結時,郭士強表示決賽輸在細節未做到位。


確實,當我們與澳洲鏖戰至最後一分鐘,許多細節問題開始暴露,進攻端拖泥帶水,防守端籃下失守,這些細節放大來看,就是硬實力的差距。


雖然遺憾失去冠軍,但相比16年前的那次亞軍,這次郭士強獲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評,他也確實能帶著笑容驕傲地結束亞洲盃之旅。



2009年天津亞錦賽決賽,中國男籃以52比70慘敗伊朗,34歲的郭士強作為最年輕的國家隊主帥迎來首場硬仗,結果一敗塗地。頒獎典禮上,孫悅、朱芳雨和杜鋒三人時不時露出笑容,著名的「偷笑門」由此誕生,輿論譁然,郭士強黯然下課。



回想那屆亞錦賽,年輕的郭士強過度依賴隊中的王治郅和易建聯,戰術過於集中於內線,完全沒能發揮其他球員的作用。當時男籃推他上位本就帶有臨危受命的意味,結果證明那時的郭士強確實不是理想的主教練人選。


卸任男籃主帥後,郭士強先後前往美國、西班牙、澳大利亞等籃球強國進修學習,將更新的籃球理念帶回國內,次年成為鄧華德的助理教練,但接下來14年,郭士強未能再擔任男籃主帥。



直到2024年,郭士強再次臨危受命接掌男籃主教練。相比09年兵強馬壯的陣容,2024年的男籃已跌入歷史低谷,與世界籃球脫節,在亞洲範圍內也失去競爭力。


在這樣的背景下,郭士強卸任廣州隊主教練。離開遼寧轉戰廣州期間,他更換了隊內多名球員,執教風格雷厲風行、手段強硬且嚴謹。廣州前兩年,他換了12名球員,對此他表示:「他們達不到我的要求就得離隊,留下的球員每天訓練都渴望提升,都想進步,無論訓練多苦多累,他們都能堅持下去。」



這也反映出本屆亞洲盃郭士強的選人標準,首先必須在訓練中達標,郭士強選擇的球員或許不是最有名氣或得分最高的,但一定是符合他籃球理念、能吃苦耐勞的人。


在廣州,郭士強培養出陳盈俊、崔永熙、李炎哲等球員,廣州男籃年年進步,從聯盟弱隊逐漸躋身季後賽,甚至突破首輪。在廣州的經歷,也為郭士強第二次敲開國家隊的大門。


此前老喬執教的中國男籃,整體方向仍以進攻帶動防守,結果不盡理想。而郭士強一貫理念是防守為基礎,他的選人標準也是以防守優先,但這並不代表他不重視進攻。



談及如何帶領男籃走出低谷,郭士強提到四個重點:「第一是攻守平衡,個人和全隊都要平衡;第二是內外結合;第三是加快快速反擊和快攻速度;第四是打團隊籃球。」


制定方針容易,落實則需付出大量努力。本屆男籃速度確實提升,同時投籃準度也提高,真正與世界籃球接軌,兼顧速度與準確。



以往國家隊進攻端三分不準、罰球不穩,進攻效率屢次下滑。今年亞洲盃男籃投出41.2%的三分命中率,位列賽會第一,罰球命中率高達80.3%,最直觀感受是男籃的投籃真的變準了。


從不準到準確,背後付出了巨大努力。郭士強表示男籃每次訓練都投入大量時間練習投籃和罰球,至少練習50次罰球。「練就有用」這句話,在這支男籃身上得到了印證。


我們的進攻不再過度依賴內線,後衛擋拆發起進攻,外線投籃準度拉開空間,男籃也成為一支具備空間屬性的進攻大隊,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。



男籃的轉型與進步,郭士強功不可沒,他將這群球員凝聚在一起,相信趙睿的帶隊能力,相信胡明軒的手感能回暖,也信任新人王俊傑給予大量試錯機會。



因此,郭士強兩度帶隊獲得亞洲亞軍,但兩次收穫了截然不同的評價。頒獎典禮上,郭士強本想站在邊角,卻被球員們主動推向中央C位。


無論是在台上還是台下,郭士強都當之無愧地獲得所有讚譽。

評論 (0)
暫無評論數據
Site map 網站地圖
Contact information聯絡方式
Business:ANTSCORE LTD
Address:UNIT 1804 SOUTH BANK TOWER, 55 UPPER GROUND,LONDON ENGLAND SE1 9E
Number:+85259695367
E-mali:[email protected]
APP
掃碼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