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頭號創作者激勵計劃#威少要來CBA?新疆隊賠率飆升至第四?當你看到這消息時,恭喜你,目睹了休賽期CBA圈子裡最大的一場鬧劇。
先不論CBA的外援薪資帽是否能滿足威少的要求,各大自媒體平台竟將博彩公司的賠率遊戲當成新聞報導,實在可笑。
這個漏洞百出、帶有愚人節意味的傳聞能在國內網路平台大規模傳播,凸顯了休賽期籃球自媒體博主的流量焦慮:手上沒料怎麼辦?今天該怎麼出內容?難得抓到一條有流量的消息——NBA三雙王要來CBA,且說得頭頭是道,連賠率都有了,怎能不把這消息的價值最大化?我既沒造謠,也沒捏造,這都是國外說的,我只是轉述。在這樣的心態驅使下,國內各大平台和無數體育自媒體博主蜂擁而上。正經解讀的、搞笑評論的、義正詞嚴駁斥的、煞有介事分析可能性的,各種角度、各種姿態,想把這條消息攪得沸沸揚揚。各種合成照片層出不窮,務必娛樂到極致。
依我看,最深層的原因是各大平台對新賽季CBA缺乏明星光環已開始提前焦慮。楊瀚森、曾凡博、林葳、余嘉豪等新生代流量球員新賽季肯定不會出現在CBA。作為NBA歷史三雙王、常規賽MVP,威少的知名度正好擊中了CBA球迷對「頂級巨星」的期待。這也反映出聯賽本土球星影響力不足、外援星光黯淡的現實困境。
回想當年,林書豪加盟CBA時,有多少新球迷入坑,多少客場票難求。球星確實能帶動球市,也能影響整個體育產業。但作為從業者,更應該思考的是,在星光黯淡的情況下,如何將這個產業打造為全民參與的盛會。看看村BA、看看蘇超,或許能找到啟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