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時間9月7日,歐洲盃1/8決賽中,芬蘭男籃以92比86戰勝塞爾維亞男籃,創造了本屆歐洲盃迄今最大的冷門。芬蘭主帥托維說:「我們享受身為不被看好的那方,不被看好的人應該擁有宏偉的夢想。」歐洲盃官網隨後回顧了歷屆賽事中的幾場大冷門——
2022年義大利
對塞爾維亞而言,這一幕彷彿歷史重演,因為他們在2022年小組賽的表現甚至比2025年更令人印象深刻,卻在1/8決賽中意外出局。
在柏林,義大利以94比86獲勝,約基奇砍下32分13籃板卻無力回天,斯皮蘇則以22分6助攻帶領義大利隊取勝。
2022年波蘭
人們還未消化義大利在1/8決賽爆冷的震驚,1/4決賽又迎來另一場冷門。
波蘭艱難從小組突圍進入淘汰賽,隨後他們在德國加速前進,在十六強賽中擊敗烏克蘭,締造了這一代球隊的最大勝利。
波尼特卡表現瘋狂,拿下26分、16籃板及10助攻的三雙,以90比87送走斯洛維尼亞。此前,東契奇與隊友們看似有望衛冕2017年奪得的冠軍。
2011年北馬其頓
14年前的這項賽事是歐洲盃歷史上實力最均衡的比賽之一,隊伍實力難分高下,難以預測誰能晉級半決賽。但毫無疑問,沒有人將北馬其頓列為熱門。儘管如此,麥卡勒布、安蒂奇、伊利耶夫斯基等人挺進1/4決賽,獲得與地主隊交鋒的機會。彷彿整個立陶宛都湧向考納斯觀賽,最終卻換來震耳欲聾的沉默,而非主場球迷的歡呼。
1/4決賽中,北馬其頓在麥卡勒布砍下23分的帶領下,以67比65擊敗立陶宛。
2005年法國
說到地主隊,塞爾維亞和黑山在2005年本應享有主場優勢,他們組建了一支令人難以置信的陣容,擁有五名NBA球員(米利西奇、拉德馬諾維奇、賈里奇、雷布拉卡、科斯蒂奇),並由奧布拉多維奇執教。
然而,一些後來在全球聲名大噪的年輕球員卻打破了主場的盛宴。
2005年,帕克、迪奧等人仍是年輕新秀,但他們在1/4決賽附加賽中以74比71擊敗塞爾維亞和黑山。
2001年拉脫維亞
賽制與2005年相同,即小組第一直接晉級1/4決賽,第二名與第三名則須在附加賽中爭奪晉級資格。
立陶宛原本認為有望獲得獎牌,尤其是在抽籤讓他們於附加賽遭遇拉脫維亞時。
然而,他們遭遇重創。拉脫維亞以94比76大勝,淘汰了幾年後將在瑞典奪冠的強隊。
2001年,他們對巴加茨基25分束手無策,拉脫維亞自1939年以來首次躋身前八名。直到2015年巴加茨基成為教練,拉脫維亞才再次晉級1/4決賽。
1993年德國
儘管上述隊伍曾有爆冷表現,德國1993年奪冠之路卻是最艱辛的之一。
他們先在1/4決賽以79比77淘汰西班牙,接著半決賽以76比73擊敗希臘,最後由已故偉大球員韋爾普完成2+1扣籃,以71比70險勝俄羅斯。
那為何被視為冷門?因為此前德國在歐洲盃的排名從未超過第五名,且他們以2勝3負的成績作為小組第四晉級1/4決賽,而西班牙、希臘和俄羅斯的小組賽戰績均為4勝1負。
1987年希臘
類似的故事38年前也曾發生,當時希臘主辦此賽事,見證蘇聯隊以7勝0負的完美戰績強勢挺進決賽。
希臘則在小組賽瀕臨出局,僅在最後一場以82比69擊敗法國,才得以在生死戰中晉級1/4決賽。
作為第四名,他們在1/4決賽淘汰頭號種子義大利,半決賽擊敗南斯拉夫,隨後在80年代歐洲籃球史上締造最大冷門:決賽加時以103比101擊敗蘇聯。
當天,希臘傳奇球星加利斯勢不可擋,砍下40分,助希臘在主場摘金。此役標誌蘇聯對歐洲籃壇長期統治的終結,蘇聯曾於1947年至1985年間14次奪得歐洲盃金牌。
1985年捷克斯洛伐克
我們發現的最後一場冷門發生於1985年1/4決賽。由彼得洛維奇率領的南斯拉夫隊已開始期待決賽與蘇聯隊交鋒。
捷克斯洛伐克於小組賽最後一天晉級1/4決賽,排名小組第四,面對南斯拉夫時,他們看似局外人。
但場上情況截然不同。布拉貝內茨砍下32分,面對南斯拉夫防守,球隊共得102分,以11分優勢獲勝。捷克斯洛伐克隨後晉級決賽,最終以89比120敗給蘇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