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NBA中國賽,兩場在澳門舉行的比賽已經落幕。
先來聊聊曾凡博。
他在中國賽中僅首戰登場10分06秒(0次出手0分),昨晚第二戰則全程坐在板凳上。
因此,籃網隊遭受批評,主教練喬迪·費爾南德斯也被指責……
對此,帝哥怎麼看?
這個世界並非非黑即白,重點在於你如何看待問題的視角和出發點。
這是家門口的比賽,作為中國男籃的球迷,大家都有私心,這無可厚非,大家都關心小曾是否能上場,因此賽後的憤怒情緒可以理解。
但是,喬迪的角度呢?他的身份是主教練。
「我上一場已經給你機會了,但你沒把握住。」
「主教練想要贏得信任,在更衣室擁有掌控權,就不能一次次放水。」
第一場比賽結束後,他的發言已經相當「委婉」。
說白了,就是小曾沒抓住機會。
在殘酷的NBA世界裡,10分鐘的上場時間已經很多了。但他的表現可以說是「災難性」,尤其是在防守端。
另外你會發現:雖然昨晚的比賽帶有商業性質,是場季前賽,但兩隊的對抗強度幾乎接近常規賽。
比分接近,雙方都想贏。
曾凡博現在的狀態無法上場。
不上場,也是某種程度的保護。
強化自己,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,小曾的情況就說到這裡。
最重要的是,看他接下來的發展和選擇。

NBA中國賽,不只是兩場比賽那麼簡單,更是一場盛大的聚會。
可謂賓客滿座,成龍、貝克漢姆、奧尼爾等人都出席了……
在NBA中國賽期間,姚明接受採訪時表示:
「我很高興能在這裡見到許多朋友,比如籃網助教霍華德是我在火箭時期的老隊友,還有你知道剛退休後在球員工會工作的伊戈達拉,我得跟他聊聊我的退休金等很多事情。」
一哥現在的身份是NBA球員協會執行董事。
姚明這番話讓他衝上了熱搜第一,話題是:#姚明開始領取退休金了
為什麼熱度這麼高?大家都很羨慕。
今天我們主要談談這個話題,核心是NBA的退休金制度。
根據NBA的退休金規定,需要滿足兩個條件:其一年滿45歲,其二效力NBA滿3年(必須有出場紀錄)。
姚明1980年出生,現在剛好滿45歲,且他在NBA效力了9年,因此已經符合領取NBA退休金的資格。
那大家最關心的是:他能領多少錢?
答案是,看姚明如何選擇。

另一個有趣的點是:
來自中國的NBA球員中,還有易建聯(目前年齡尚未達標)、王治郅、巴特爾,他們的效力年限都符合要求。
球員可以自主選擇何時開始領取,早領金額較低,晚領收益更高。
第一檔:45-50歲,306.24美元×效力年限×2/3。
第二檔:50-62歲,306.24美元×效力年限。
第三檔:62歲以上,1666.7美元×效力年限。
以大姚為例,他可以選擇現在開始領,按公式算,每月約1838美元,每年約2.2萬美元。
清晰的階梯式分檔,如果選擇62歲以後再領,金額會更多。
那麼,另一個問題是:這筆錢從哪裡來?
首先,NBA有球員工會,勞資雙方的博弈一直存在。
因此,球員保障制度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和發展的。
目前來說,NBA球員的退休金由球員強制繳納工資的4%,聯盟匹配補貼4%,共同存入退休基金。
2011年勞資談判中,聯盟每年注入籃球相關收入的1% 作為補充,用現役球員部分收入來保障退役球員的退休生活。
誰來管理和監督這筆錢的使用?
NBA聯盟和球員工會共同管理信託基金,受法律保護。也就是說,即使未來火箭隊不再存在,也不影響姚明領取退休金。

大姚在節目中這番話顯然帶著幽默調侃,對於早已財富自由的他來說,這只是小錢,或許連請客吃飯都不夠。
但這背後體現的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籃球聯賽對球員的尊重。
據《體育畫報》估算,約有60%的NBA球員在退役後五年內面臨破產。
主要原因包括離婚造成的財產分割與贍養費支出、投資失敗、揮霍無度以及缺乏財務規劃,比如之前提到的阿里扎。
這就更加凸顯了退休金制度的重要性。
雖然這筆錢無法完全避免部分退役球員因揮霍、婚姻破裂等導致的財務崩盤。
但至少能保障基本的生活費用。
還有一點,球員在NBA累計效力滿10年,其直系親屬可獲得聯盟提供的終身醫療保障。
該政策與球員本人的醫療保障分開,效力滿3年的球員即可享有個人終身醫療保障,而家屬福利則需達到更高的年限門檻。
這就是NBA制度的優越之處…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