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弟們,先看看幾條粉絲的留言。
@兩部艇仔舟
中午本來沒什麼胃口,下樓買了包泡麵,看見小楊這樣表現,又多買了一包!泡一包半來吃!
@F.
看得我給自己加了兩道菜
@杭州移動梁偉權
感謝那位給我們小楊傳球的人,來中國我一定請你吃好料。沙縣國際大酒店,蘭州拉麵,嵊州隨便你挑。
@Jie²ᜊMiⁿ
我直接點了份大份豬腳飯!!爽!
@渡
午飯吃得特別香,在食堂裡我手舞足蹈,旁人看我像看傻子一樣

@錦瑟
以前給自己加雞腿都找不到理由,今天加兩個!
@消防報建檢測施工設計審圖趙工
豬腳飯店的美女老闆娘今天中午問我,為什麼吃18塊的豬腳飯外加一隻雞腿和一瓶玻璃瓶豆奶,平時看我都是吃13塊加一碗淡湯的。
我嘴角微微上揚,輕挑地說了一句:唔通楊瀚森單節拿了14分我會跟別人唱反調?婆婆真是多事來問...(粵語)
......

這些留言,沒有華麗詞藻,卻差點讓我的淚水打濕了豬腳飯。
而這份情感,正是楊瀚森帶來的。
如果你是年輕球迷,可能會不屑一顧地說:「帝哥,不就是一場季前賽嗎,至於這麼激動嗎!」
小兄弟,真的值得。
因為我們這群老傢伙等了很久。
我已經記不得上次有這種感覺是何時了。

雖然平時也關注NBA,但如果不是楊瀚森,沒有中國球員,我是不會花兩個多小時去看一場NBA季前賽的。
上賽季幾乎沒看完開拓者的比賽...
如今大家獲取資訊越來越零散,賽後看看數據、刷刷集錦成常態。
別說季前賽,連這兩年總決賽,也沒那麼多耐心了。
我們常抱怨「NBA沒以前好看了」,為什麼?
除了規則變化、年紀增長、喜愛球星退役等因素外,對中國球迷來說,還有一個重要原因:
NBA那個舞台,已經很久沒有中國球員能站穩腳跟了。
直白說,就是:姚明退役後,中國籃球迷的情感真空。
中國男籃連續兩屆奧運無緣,球迷更加感覺:熱鬧是別人的,我們什麼都沒有……再加上2019年眾所周知的事件,NBA在中國的熱度跌至谷底。
時間來到2025年。
NBA中國賽回歸,聯盟日前與中國籃協建立了全新合作。
未來中國男女籃與NBA交流將更頻繁,例如派隊參加夏季聯賽、年輕球員赴美試訓、推動籃球人才培養等。
這可稱為「破冰之旅」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楊瀚森作為16號秀,自然承載著諸多期待。
他的表現,無論對中國籃球還是NBA聯盟,都極其重要。

回到普通球迷的視角。
帝哥經歷過NBA在中國的黃金時代,那時候的中國德比,火爆程度難以言喻。
所以當楊瀚森昨天打出一場好球,我看到的是廣大球迷的文化認同與民族自豪感的共鳴。
看到的是,我們逝去年輕時光的回聲。
你的回聲,可能是姚明贏得第一輪季後賽,對手正是開拓者;
你的回聲,可能是姚明背後運球一條龍,過掉阿卜杜-拉希姆,打的也是開拓者;
你的回聲,可能是姚明在比賽還剩1.9秒時命中2+1,幫助火箭反超1分。但隨後羅伊在剩0.8秒接球命中超遠三分,完成反絕殺,對手同樣是開拓者;
你的回聲,可能是:「發送短信A或B,A代表主隊火箭隊,B代表客隊湖人隊。全國手機用戶發送到10669999185,選出您支持的球隊,贏取每人每節一件湖人隊球衣和《第5頻道》精美雜誌一本。」
你的回聲,可能是「把球給姚明」、是「這球不合理」;
你的回聲,可能是和前排同學的爭吵,或是火箭被爵士淘汰後的黯然神傷。
......
看到楊瀚森的表現,我確實一下子想起了許多往事。

球迷的情感就是這麼質樸。
打得好,就誇幾句,打得差,就吐槽幾句。
但無論如何,你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:NBA裡有中國人能立足,能打出好球,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。
大姚已經退役14年了,對沒經歷過姚明時代的年輕球迷來說,楊老師可能是年輕且全新的偶像。
對於我這種看過姚明所有季後賽,拿著小本本守在電視機前記錄大姚比賽數據、上課偷偷看文字直播的「老人」來說,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準確形容的情感寄託。
若楊瀚森未來能在NBA站穩腳跟,穩定打球,我相信,許多早已不打球、不看球的老球迷,會願意再次打開電視,打開CCTV5。
即便老球迷追過的球星早已退役,追過的漫畫完結,喜歡的歌手隱退,讀過的作家去世,崇拜的偶像也消失……
但對中國球員征戰NBA的情感,那份支持,始終是質樸而真誠的。
因此,對波特蘭開拓者而言,有機會成為「中國球迷主隊」。
或許,我們將像記住諾瓦克、韋弗、蘭德里、海耶斯等球員一樣,在多年後喊出樂福、呂佩爾、西索科這些名字,並清楚記得他們的風格……
楊瀚森,不必成為「下一個XXX」,只需走出自己的路。
一句質樸的話,結束今天的推送:
我感覺,NBA要回來了…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