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時間10月24日,根據知名記者Shams的消息,比盧普斯涉賭案在未來6至12個月內恐怕不會有實際結果,那麼這事件對開拓者2025-26賽季的影響如何?波特蘭媒體Blazer's Edge做了深入分析,他們認為比盧普斯給球隊造成了嚴重損害,毫無疑問是隊史上最差的主教練,以下是相關解析——

這件事對開拓者會有什麼影響?答案很明確:情況不容樂觀。
NBA中途接手的教練經常抱怨“缺乏完整的訓練營來磨合球員與戰術體系”,而開拓者隊雖然剛完成完整的訓練營,卻在賽季僅打一場後就遭遇“戰術體系崩潰”。
球隊的成長與成功,不僅在於建立新戰術,更在於讓球員理解並執行戰術,在漫長的82場賽季中(無論順境或逆境)保持鬥志與執行力——這些都需要教練的引導。
比盧普斯在這些方面本有優勢:他的資歷以及對現有球員的了解,使他在球隊中擁有極高的威望。
要知道,今年春天開拓者與比盧普斯續約時,他是NBA歷史上“單一球隊執教戰績最差卻仍獲續約”的教練。若管理層當時想解雇他,完全有理;但管理層選擇續約,這讓比盧普斯在面對球員質疑、反對或抗議時“無懈可擊”——即使他讓五名發展聯盟球員首發,導致球隊開局15連敗,管理層也不見得會解雇他。
這種威望讓比盧普斯在推動本賽季戰術改革時擁有“談判籌碼”:如果他要求格蘭特打替補,格蘭特只能替補;如果他要求謝登-夏普專注防守,否則坐冷板凳,夏普就必須加強防守;即使球隊遭遇連敗,只要他堅持現有體系,球員就只能服從——這支球隊並非“基於事實決策”,而是“屬於比盧普斯”。

但臨時主帥斯普利特完全沒有這種優勢:首先,現有戰術體系並非他所建立,沒人知道他對這套體系的認同度;其次,即使他完全認同這套體系,也缺乏足夠資歷讓球員信服。試想,若開拓者本週末不敵勇士與快船(即使比盧普斯執教也可能輸球),而格蘭特連續兩場打出“我該首發”的表現(如單場25分),斯普利特能直視他的眼睛說“你仍不能首發”嗎?即使他堅持,能壓得住這位“資歷比自己(作為NBA主帥)更深”的球員嗎?要知道,斯普利特幾個月前才加入球隊,且從未有過NBA主帥經驗。
再假設,開拓者開局取得3勝10負(即使比盧普斯執教也可能如此),斯普利特能讓球員繼續堅持現有戰術,還是必須調整?若選擇調整,球隊相當於在“無訓練營、無戰術基礎、無勝利證明”的情況下重新起步——難度可想而知。

此外,球員與球隊、球員之間的關係也會受影響:昨天他們目標明確,現在卻陷入迷茫——新主帥是誰?戰術會改變嗎?今天訓練何時開始、由誰帶隊?訓練強度、時長與以往有何不同?首發陣容是否調整?輪換模式如何?有問題該找誰溝通?要知道,球員們過去三年與比盧普斯建立了信任與默契,斯普利特會承認這些默契,還是讓一切歸零?
從細節到全局,開拓者已陷入混亂。他們或許能恢復秩序,但在此之前,“有人受到影響”已成必然,差別只在於“受影響的是誰、影響有多深”。
此時,開拓者球迷應該慶幸球隊擁有利拉德與朱-霍勒迪——並非說他們一定能穩住局面(他們甚至可能成為球隊權力鬥爭的焦點),但若有人能起穩定作用,那一定是他們。如今看來,簽下這兩名球員的決策極具遠見。

但這無法改變一個事實:開拓者正處於“衝擊更好成績”的關鍵時刻,卻遭遇隊史級別的場外危機——就像飛機剛起飛,乘客卻看到機長背著降落傘離開。無論球隊如何應對,都必須降低期望;目前而言,能讓球隊“以相對完整狀態度過危機”已屬不易。

毋庸置疑,比盧普斯對開拓者造成了嚴重損害。無論他的初衷、動機為何,無論他從中獲得了什麼、試圖達成什麼目標,也無論最終法律結果如何(除非完全洗清罪名),他已成為“開拓者隊史最差主教練”,甚至可能是“NBA歷史最差主教練”之一。開拓者即使在最好的時候也承受不起這樣的打擊,如今卻不得不面對這個現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