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夏天,我們一直在談論楊瀚森。
但最近,通過觀看評論區大家踴躍的留言,我也自我反省了一下,寫得並不全面。
一直將焦點放在球員身上,而對他所在球隊講得很少,這是不完整的。
觀察一顆種子,不能剝離土壤、陽光與季節。
這就像家長評價孩子的學習表現,一定要結合他所處的環境、身邊的同學和老師等因素。
評價一個人時,必須考慮其所處的時代背景、社會關係與成長環境,脫離這些因素的評論,往往淺薄且武斷。
談論一名球員,其實也是如此。
我們必須結合他所處的環境,包括球隊戰術、教練安排、隊友水平等多重因素。
但因為楊瀚森的特殊性,中國球迷的情感非常純粹。從球迷到媒體人,再到解說員,都只盯著他看……
那麼,關於開拓者的情況呢?
今天可以用問答的方式來聊聊。

一、球隊目標
每支NBA球隊的現狀各有不同,賽季目標也不盡相同。波特蘭開拓者在25-26賽季對成績絕對有所追求。
他們並非無所謂成績的爛隊,他們希望更進一步。
是什麼讓他們有這份底氣?
上賽季後半段,開拓者的戰績為23勝18負,淨效率在這段期間排名聯盟第十。最後41場比賽防守效率為110.0,聯盟第二,僅次於雷霆的109.9。
已有回暖跡象,追求自然存在。這個目標可能是附加賽,甚至衝擊季後賽。
理解這一點,就能明白為什麼揭幕戰下半場沒有讓楊瀚森上場。
追求勝利,冒險讓20歲新秀出場?別想了。

二、教練理念
自2021年6月起,比盧普斯擔任開拓者主教練,至今尚未進季後賽或附加賽,最高勝場數是上賽季的35場。
儘管如此,他仍獲得續約,顯示老闆認可他的表現,尤其是上賽季後半段的進步。
開拓者打什麼樣的籃球?
你會發現,開拓者非常強調透過高強度防守創造進攻機會,偏好組成身材相近、能無限換防的五人陣容。
防守成功後快速反擊,然後投籃。
因此,球隊換人頻繁,這需要撕咬者有良好的體能。
一個典型例子是:2023年的52號秀馬尼·卡馬拉,憑藉防守能力被比盧普斯提拔為首發,並拿到大合同。
這位球員入選了上賽季最佳防守陣容,逐漸成為開拓者防守核心。

三、球隊缺陷
想要追求成績,開拓者目前面臨什麼問題?
缺少一位大哥。
誰能在進攻端扛起重任?
從得分數據看,是阿夫迪亞。
24-25賽季全明星週末後的20場比賽中,他場均拿下23.3分、9.7籃板和5.2助攻的準全明星級表現。
從可塑性角度看,可能是夏普?
2022年首輪第7順位秀夏普,過去三季在開拓者快速成長,上賽季出戰72場常規賽,場均貢獻18.5分、4.5籃板、2.8助攻。
但若以球隊老大標準要求他們,能力仍不足,無法硬撐。
以斗地主比喻,開拓者現有一堆“K”和“1”,格蘭特、霍勒迪、阿夫迪亞、夏普以及正在養傷的亨德森,都能在某階段打出好球。
但他們都無法達到“2”和“大小王”的水準。
所以比賽進入關鍵時刻,他們容易東打一槌,西打一棒。

四、位置競爭
我們來談談楊瀚森所在的五號位。
目前正印中鋒是克林根,楊瀚森是他的替補。此外,還有正在養傷的羅威,以及青島隊的老熟人里斯。
從目前狀況看,楊瀚森會有些上場時間,但僅限於目前,羅威回歸後情況難說。
球隊常規陣容是霍勒迪+夏普+阿夫迪亞+卡馬拉+克林根,小陣容則是撤下克林根或楊瀚森,讓2米03的格蘭特頂替五號位。
所謂的“五小”其實一點都不小,平均身高仍超過2米,符合現代籃球位置模糊化趨勢,今天第二節你也看到了效果吧?
如果小陣容效果好,下半場基本就沒有楊瀚森的上場時間了。
因為要上大個,克林根已經休息夠了。

五、球員培養
21歲的探花秀亨德森、22歲的夏普,是開拓者寄予厚望的外線潛力股。
內線方面,20歲的楊瀚森確實是他們未來計畫的一部分。
否則考慮到他防守端的不足,比盧普斯很難讓這樣的球員在常規時間登場。
在這支開拓者常規時間上場的球員中,楊瀚森目前的防守是最差的。
不信你去看看對森林狼時,波特蘭登場的10名球員是誰,再對比今天的防守水平。
帝哥說得夠直白了吧……
還有球迷和媒體抱怨開拓者對他不好呢!
從球隊角度,我說一點:
如果你是老師,有位學生的家長、親戚天天無休止地問他在學校的表現,無論好壞,你會不會覺得煩?
一位缺點明顯的新秀,不要把上場當作理所當然。
開拓者對楊瀚森已經很有耐心了,不管是比盧普斯還是斯普利特,他們都做得很好。
如果主教練是西伯杜……就不會有被庫里打爆的機會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