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的NBA狀元西蒙斯,今兒上船首秀。
而同樣是費城出品的狀元,也有了新的消息。
2017年狀元,馬克爾-富爾茨也找到了新工作:與國王簽約到本賽季結束。
這年頭啊,工作是真不好找。
富爾茨在上賽季結束、成為自由球員后一直沒有簽約新的隊伍,在這個時間能在NBA拿到一份合同,也是非常不容易。
過去的幾個月,很多自媒體都傳出過CBA球隊對他有意的消息。
要是在NBA沒機會,真可能要把天賦帶到Guangdong Tigers,搭檔徐傑了...
這個聯盟的更新換代速度,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快。
但新賽季開始看到仍未找到下家的球員名單時,我最惋惜或者詫異的,還得是富兒子,竟無人問津。

他和魔術的3年5000萬美元合同到期以後,沒能留隊,這很好理解:魔術不缺後衛。
薩格斯、布萊克、科爾-安東尼、傑特-霍華德外加老將約瑟夫。
球隊有更年輕的要培養,自然沒富爾茨什麼事了。
但是,我本以為他拿到合同不難。
上賽季在球隊,他打了43場常規賽,場均出戰21.2分鐘,得到7.8分3.2籃板2.8助攻1搶斷1.2失誤,三項命中率:47.2%,22.2%,69.7%。
季後賽,場均上場時間降至15.1分鐘,僅得到6.4分2籃板1.1助攻0.4搶斷1.1失誤,投籃命中率58.8%。
很差嗎? 沒有。
但NBA的殘酷,就在於此。

每次談到富爾茨,都能想到“惋惜”二字。
他大學時期,我就沒少關注他的比賽。
當年在華盛頓大學,他場均可以得到23.3分5.9個籃板、6.0次助攻、1.6次搶斷和1.2個蓋帽,入選全美籃球教練協會大學最佳陣容三隊,入選全美各個機構評選出來的最佳陣容。
身高1米93,臂展達到了2米08。
他不光有頂級的靜態天賦,罰球線扣籃、干拔三分、漂移投籃、拉杆上籃...
有一點是我印象很深的:他在場上做動作時的靈動、飄逸、瀟灑,多多少少,有點麥迪的味道。
還記得當時有媒體對他的高度評價:“完美的控衛範本。”
不止一次地講過,看富爾茨那一招一式,他總是很輕鬆、很協調的樣子,一個成語總結,那就是遊刃有餘。
至於後來的故事,不贅述了,新秀賽季肩傷、神經性疾病、左膝十字韌帶撕裂...
只能說是命途多舛,天妒英才。

兩位「相信過程」時期的天才狀元,都去到了加州球隊。
現在這個階段,再去說“兌現天賦”,那就是純扯淡了。
1998年出生,馬上27歲的富爾茨,需要展示的,是即戰力。
國王缺控衛。
在交易福克斯以後,他們的首發陣容變成了蒙克、拉文、德羅讚、穆雷和薩博尼斯,替補席上的主打是埃利斯、瓦蘭、拉拉維亞和萊爾斯。
沒有一號位,蒙克是得分為主的,不太合適。
富爾茨的長處,正是球隊的短板。
富兒子的短處也很明顯,沒籃。
但是,既然是底薪球員,你就不能要求人家太多了。
在某個階段,發揮自己在組織進攻的能力,足矣。
富爾茨指揮交通的才華,一直都有的,這是他留在NBA的好機會。
也許,也是最後的機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