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看完了一場焦點戰:快船VS雷霆。
結果是西部第一雷霆在杰倫-威廉姆斯和霍姆葛籣兩大核心缺席的情況下,2分險勝,賽季橫掃快船。
這場球的對抗尺度,是季後賽級別的,兩隊的防守真的很好。
此前5連勝快船一心想衝前六; 雷霆作為領頭羊,也想捍衛榮譽。
從比賽內容來說,是一場好看的對話,你能看到常規賽MVP最大熱門(基本沒懸念了)SGA在面對快船鋒線群時的掙扎,全場29投26分。
也不得不感慨,雷霆作為戰績最好的球隊,整體太強了,即使確保了西部第一,依舊面對強敵保持強硬比賽風格。
老大沒投開,但卡盧梭、阿隆-維金斯這些人能在進攻端帶來很大的支援。
禿曼巴命中的那記反超的底角三分,太關鍵了。

從快船的角度來講。
萊昂納德的狀態是不錯的。
哈登,不僅撞到了大腿,落地的時候還扭傷了腳踝,受傷后就沒辦法再衝擊了。 快船隊想讓他休息,但是球員想繼續打。
帶傷作戰,確實干不動了,幾乎無法移動,今兒輸球是小事,希望他能不影響後續的比賽。
從整個隊來說,快船的防守是相當可以的,但是如果想在季後賽有所作為,需要解決的是進攻問題。
給人的觀感是沒什麼默契,進攻端目的性太強了,章法不多。
遇上雷霆這種防守執行力強的球隊,想得分太費勁了...
另外,泰倫盧暫停的意義是什麼,直接把暫停用完? 最後3秒快船沒暫停...

然後,是今天這場球的尺度。
有一說一,裁判很離譜。
你也很難想像,這是在洛杉磯,這是在直覺巨蛋Intuit Dome進行的比賽(快船主場高呼亞歷山大為“flopper”(假摔者)。
如果只看罰球數,雷霆20-快船28,主隊還占優呢。
但假如你是最後一節才打開直播... 你會改用這句語錄:
“如果這場比賽雷霆一定要贏,可以提前通知,我們可以不打的。”
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抗,因為裁判不是一個尺度。
比如,這些場景:
SGA給了鮑威爾一巴掌,打出血了裁判也不吹。
祖巴茨防守被吹犯規,快船挑戰成功,但犯規改吹在哈登身上...
祖巴茨接球上籃被亞歷山大拉拽球衣攔下,裁判未吹犯規。
這個球,在某種程度上,改變了比賽走向。
標準,很不一樣。
明天出一裁判報告認錯,但結果又改不了...

最後,關於雷霆這個隊。
攻防兩端都很強,西部冠軍,爭冠熱門,這都沒毛病。
但打到季後賽,他們是很容易受裁判尺度影響的一個隊。
道理很簡單:裁判給不給防? 允不允許上「強度」?
今天這場球,是個很好的季後賽比賽範本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