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,一年一度的NBA總決賽就將大幕拉開。 老規矩,帝哥的毒奶預測安排上。 必為了完播率拐彎抹角,先說觀點:雷霆6場以內拿下。
步行者的取勝概率,大概為15%,不排除今年會是一邊倒的總決賽交鋒。
如果步行者能堅持打到第6場,就已經超乎我的預期了。 當然這隻是帝哥的毒奶,眾所周知,被我看好的球隊結局往往都不太友好... 因此,如果有不同的觀點,咱可以討論,不喜勿噴。
我能理解現在很多人的情緒,都希望步行者贏。 一是競技體育我們喜歡看以弱勝強,希望看到大衛用石頭擊倒哥利亞的故事... 二是很多人對於SGA球風的不喜歡。
對於步行者的尊重,咱之前就講過了,不贅述。
但是,帝哥也不能捧著大夥說,非得想出步行者有優勢,這多沒意思,哪怕你真的是印第安那球迷,想必大夥也不想看到這樣的文字。
一碼歸一碼,雷霆確實是更強的球隊。
常規賽68勝和50勝球隊的較量,這是NBA44年來總決賽雙方最大的勝場差距。
雷霆隊在本賽季對陣東部球隊的比賽中取得了29勝1負的歷史最佳跨賽區戰績。
步行者一定會很難打。
講講理由。
先要明白印第安那能殺出東部的核心是什麼,毫無疑問,進攻。 步行者最大的進攻威脅,來自哈利伯頓的14或者15擋拆。
然後,球隊是全空間陣容。
為什麼輸步行者那三個隊沒法弄? 漏勺太多了。
雄鹿的大洛是防守漏洞,腳步移動太慢,打到最後都不敢用他了。 再說了,庫茲馬也不是防守型運動員。
首發里有兩個不能防的,這球是沒法打的。 到騎士,米切爾和加蘭兩個矮後衛,更是純漏勺。 到了東決,大頭和唐斯什麼防守效果,不贅述。
那雷霆呢? 只論數據的統治力,他們是NBA歷史級別的防守強隊。
季後賽看下來,他們似乎只有一個人是防守弱點,那就是身高1米91體重75公斤的以賽亞-喬,雷霆有少用他的資本。
亞歷山大、杰倫-威、霍姆葛籣、哈騰、卡盧梭、多特、維金斯、華萊士、傑林-威,主打這9個人足矣。
這厚度,進最佳防守陣容的就不少,所以雷霆防守賊牛逼。
因此,這組總決賽想要有懸念,最大的疑問是:步行者如何在雷霆的防守強度下展開高效的進攻發起?
可預見的:哈利伯頓可能會遇到這輩子最難打的一輪系列賽。
如果這能全身而退,那哈裡的級別必須提升。
但必須得說的數據是,過去兩個賽季,哈利伯頓在對陣雷霆時場均只有12分,是他所有對手中最少的。
如果步行者的發動機被摁住,快攻打不出來,陣地戰攻堅雷霆? 連有約老師+戈登組合的掘金都沒幹過...
為何我不覺得步行者有機會? 不認為哈利伯頓能在對雷霆的系列賽里穩定發揮。
再像常規賽那樣單場個位數得分? 球隊沒戲的。
從戴格諾特的角度考慮,在某個時間段,他大概率會撤下哈騰,上卡盧梭。 所有的步行者擋拆,都會執行換人,禿曼巴連約老師都去頂了,何懼特納。
雷霆不懼怕把總決賽變成單挑賽,絕不輕易協防讓你萬箭齊發,有本事哈利伯頓一打一打死我。
說到一對一,從步行者的角度想,如果想創造奇跡,西亞卡姆需要徹底化身戰神卡,打出一輪超越他之前所有水準的系列賽。
這對於新科東決MVP來說,是有些嚴苛,但情況就是如此。 打陣地戰,球隊就很依賴他的進攻開發。
西卡,能摧毀身高臂長的霍姆葛籣嗎? 很考驗他。
步行者的防守原則,卡萊爾是一個變化很多的主教練,確實有東西,一盯四聯,二三聯防,能在快速包夾SGA和回防空位之間切換。
這時候,會考驗雷霆角色球員空位三分的把握性。
步行者的進攻,也需要讓雷霆做出取捨。
OKC之前無論面對掘金還是森林狼,雷霆都有權利和底氣去優先收籃下護筐,從而給一些半空位的機會,放威少、放蘭德爾、放麥丹...
步行者是非常極致的空間型球隊... 這是印第安那牛逼的地方。
但總的來說,如果雷霆更好控制失誤,不讓步行者起速,誰面大? 不言而明。
自1984年季後賽擴軍以來,步行者是第4支進入NBA總決賽的4號種子球隊,此前分別是2005-06賽季的達拉斯獨行俠、2009-10賽季的塞爾特人和2017-18賽季的騎士。
都是同樣的輸球結局。
我知道,說到步行者,因為卡萊爾很多人都容易想到2011年的小牛,那也是一路不被看好的例子。
歷史能再次重演嗎? 我尊重步行者,但也得尊重雷霆的能力。
雖然對面站的不是熱火三巨頭,但雷霆這賽季所展示出來的統治力,從數據層面是不輸當年熱火的。
印第安那,或許會有運籌帷幄的“吉德”,有奇兵巴里亞、有大鎖馬里昂、有鋒線悍將肖恩-史蒂文斯,有投手佩賈...
但有兩個單點,是他們沒有的:
偉大的諾維斯基。
最佳防守球員,錢德勒。(那年小牛進攻很瘋狂,但別忘了錢德勒的防守效果,一柱擎天。 )
把特納換成巔峰老司機,再配一內線防守大閘更好保護籃板球,何懼雷霆...
但是,卡萊爾並沒有這樣的牌。
因此,只能寄希望於奇跡了。
都打到這份上了,不存在慫的,放平心態,下狗姿態,說不準就超越自我了。
步行者,依靠無比瘋狂的進攻,准四場?(這一句話,加紅標粗,萬一做到了呢...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