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同一片土壤下,中國籃球和足球所面臨的問題,往往有著強烈的相似性。
而作為最早職業化的男足,在探索和走彎路的過程中,必定會累積許多經驗值得籃球借鑒。
因此我之前提過,我個人一直十分關注董路的足球青訓模式。去年的這個時候,我就專門寫過一篇關於他的推文。
今天,再“不務正業”一次,希望能為更多關注籃球的朋友們提供一些思考,這比聊NBA球星破產、緋聞,更具價值。
前兩天,第五屆2034杯小學生足球大賽(U12)在蘇州奧體中心圓滿落幕,中國足球小將2013隊在職業教練李玮鋒的指導下,以5-0戰勝北京夢之隊奪冠。
這次總決賽設有冠軍組、優勝組、挑戰組、榮譽組四個級別,120支精英球隊在選拔中晉級,覆蓋34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台地區。
這是董路牽頭舉辦的賽事。
這是一場無證教練舉辦的小學生足球賽。
我看到的一條網友評論,寫得非常好:
小時候追《足球小將》,總是對著屏幕裡的大空翼發呆,幻想自己也能踢出那樣的球——那時的羨慕中,隱藏著多少對“我們自己的足球小將”的渴望啊。
初中逃課去踢球的日子仍然歷歷在目,中國進入世界杯那晚,整個人像被點燃,翻來覆去睡不著,以為那是開始,卻沒想到後來要面對那麼多失望。
看著中國足球在低谷中打轉,心裡的熱情像被慢慢浇熄,直到董路帶著足球小將們出現在視野中,直到2034杯年年舉辦,那團火才又悄然燃起。
五屆比賽,像埋在土裡的五顆種子,在全國熱愛踢球的小學生心中發芽。現在的孩子們多好啊,他們不再需要對著動畫片找偶像,不用在迷茫中猜測“夢想該往哪去”——2034杯正是他們的賽場,身邊奔跑的夥伴就是榜樣,摔倒了爬起來時,眼中的光芒和當年我們看大空翼時一樣明亮,但比那時多了一份踏實:這一次,是我們自己的孩子在追尋自己的夢想。
原來真的會有這一天啊。
我們這一代人追過別人的故事,而現在,終於能看著自己的足球小將們,把故事寫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。
我知道,“2034杯”對於中國許多踢球的孩子來說,這就是他們的世界杯。
尤其對於新疆、西藏等偏遠地區的孩子來說,這更是一次看世界的機會...
小孩子的比賽,直播抽籤有1萬多人觀看;總決賽,線上幾萬人觀看,現場1萬多人買票觀賽。
青訓比賽,有如此大的關注度,非常重要。屏幕前的你我,也一定會羨慕站上這個舞台的孩子們。
在這個人生的階段,能參加如此受關注的、具備儀式感和使命感的比賽...那是一輩子的財富。
2034杯對於許多孩子來說,也可以視為一個小學的畢業典禮。
有位參賽的小孩說了一句話,讓人深思:“我想踢職業,但我媽不讓。”
或許,在參加完今年的比賽後,他從此就不會有如此盛大的足球舞台了...
“2034杯,這是我們的全國大賽,我們的世界杯。”
就這一點,董路的貢獻太大了。
他的另一個探索,是"中國足球小將"項目。
項目的核心是:在全國選拔足球苗子,免費提供訓練和比賽機會,非簽約的精英化培養模式,結合高頻次國際賽事的實戰磨練,為中國青少年足球探索新路徑。
董路主張的是,通過高頻次國際對抗提升球員的實戰能力。
曾帶隊在西班牙、意大利等地與巴薩、皇馬青訓梯隊、沙特國少隊等交手,並強調賽事經驗是“中國足球青訓的寶貴財富。”
他率領中國足球小將參加200余場國際比賽,擊敗多特蒙德、利物浦、河床等豪門青訓隊,並與巴薩戰平。
這在中國的青訓史上,是不是前所未有的?
他的“黃埔一期”球員,已經展現出能力。2025年U16國少名單中,7人出自“中國足球小將”,包括邝兆雷、萬項、南子勛等。
尤其是邝兆雷、萬項,已經是中國U16的絕對主力。
儘管有的孩子因個人發展原因,後來離開了小將這個平台,但你不可忽視的一點是,他們曾與董路一起,南征北戰。
把中國具潛力的球員組織起來,讓他們在小時候就能參加許多國際比賽,與世界豪門PK,這條路到底可行嗎?
他現在所做的事情,或者說所走的路線,之前沒有人走過,無跡可尋,因此我們都無法判斷對錯。
這還需要時間來檢驗,但董路的方式,確實為中國青訓的發展帶來新的探索和補充。
如果真的成功了,對於籃球層面,也是一大啟示?一定是的。
我知道,在我讚美董路的過程中,一定會有人對他不滿。
沒關係,你可以不喜歡甚至討厭董路,但應該尊重他對待足球這項事業的態度。
以他的影響力,上綜藝搞節目、當解說,有很多賺錢的機會。
但他確實是發自內心想為中國足球做點事情,他是一位實幹家。就這一點,足以值得尊重。
最後想說的兩句話:我看過他許多的表達,董路雖然沒有證書,他也不是職業出身,但他有思想,有文化。
後者,是中國青訓非常需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