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NBA選秀狀元約翰·沃爾宣佈退役,為其11年的NBA生涯畫下句點。
其實這個決定並不算令人驚訝。
畢竟,他自從22-23賽季後就沒再出現在NBA場上,2022年休賽期以一份迷你中產簽約快艇,打了半季後被交易到火箭,隨即遭到裁員。
自2024年起,沃爾開始在G聯盟擔任解說員,同時參與NBA TV的節目分析。
如今的這次官宣,只是走完最後的程序。
這位狀元秀,職業生涯共11季,五度入選全明星,曾效力於巫師、火箭與快艇,總共出賽647場,場均貢獻18.7分、4.2籃板、8.9助攻與1.6抄截;季後賽37場,場均21.9分、4.3籃板、9.8助攻、1.7抄截。他曾入選最佳第三陣容、最佳防守第二陣,以及2010-11賽季最佳新秀第一陣容。
2017年季後賽中跳上解說台慶祝的“華盛頓之王”,曾是東區頂尖控衛(與厄文一爭高下)。
速度與爆發力一直是沃爾最鮮明的標誌,曾被譽為NBA最快的球員之一。
他的速度若經過專業訓練,完全可以去當短跑運動員……
曾有一支非常有名的廣告,內容是一人在球場一端將球猛力扔向另一端底線,沃爾和籃球同時起跑,結果他竟然比球還早到達終點。
然而,傷病最終毀掉了他。
2018年12月,沃爾因左腳跟傷勢賽季報銷。
2019年1月,左腳跟手術後傷口感染,之後又在家中浴室滑倒導致跟腱斷裂,因而整個2019-20賽季都無法上場。
這也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重大轉折點。
他的經歷,其實和不少球員的職涯軌跡頗為相似:
速度型球員如何學會放慢節奏打球,這始終是一門課題,也是延長職涯的關鍵。
客觀來說,沃爾的發展未達外界預期,主要短板在於投籃能力有限。
並且,在他巔峰時期,與比爾組成後場雙槍,卻不得不面對最強的勒布朗·詹姆斯……
那確實是難以抗衡。
退役之後,沃爾依然會留在籃球圈。
除了參與節目外,早在2020年他便加入了澳洲東南墨爾本鳳凰隊的股東行列,成為球隊所有權集團的一員。
與沃爾一同成為該隊股東的,還有大家熟悉的蘭多夫、艾爾·哈靈頓、喬許·柴爾德里斯和艾克薩姆。
他並非那種對未來毫無規劃的NBA球員。
好好過日子,生活也能無憂無慮。
還記得2022年,沃爾曾在球員論壇發表過一篇名為《I’M STILL HERE》的文章。
他坦言,自己曾陷入嚴重心理危機,兩度萌生自殺念頭,甚至曾將槍口抵在自己頭部,最終因想到兩個孩子的未來才打消念頭。
短短三年內,沃爾經歷了人生的巨大轉變。
第一,2017年季後賽搶七敗北後,他原本被視為巫師隊領袖與城市英雄,正準備簽下頂薪合約;第二,隨後遭遇跟腱撕裂,術後嚴重感染,甚至一度有截肢風險。第三,更沉重的打擊,是他最親近的母親因乳癌去世。
他強調,自己選擇公開這段經歷,是希望喚起大眾對心理健康的關注,鼓勵身處困境者尋求專業協助。
他也是NBA推動球員心理健康支持體系的重要人物。
最後值得一提的是,2010年被史騰宣讀名字的這一屆NBA球員,彷彿都受到命運的詛咒。
那一屆湧現出沃爾、考辛斯、海沃德、布萊德索等天賦異稟的球星,但許多人因嚴重傷病未能完全發揮潛力……
像特納、布拉德利、懷特塞德、史蒂芬森等人,皆已退役或離開NBA舞台。
隨著沃爾宣佈“停下腳步”之後,保羅·喬治成為2010屆唯一現役且仍持有NBA合約的球員。
他的4年2.12億美元大合約,還有三個賽季待執行,下賽季年薪高達5167萬美元。
同樣經歷過重大傷病(斷腿)的運動員,第十順位進入聯盟的“泡椒”,能有這樣的成就,也實屬不易……
這無疑是另一種型態的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