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寒冰報導 1月6日的意超杯決賽,是2018年沙特承辦該賽事以來的第二次米蘭德比。 比賽很精彩,逆轉很勁爆,不過,這個義大利足球最頂尖的賽事IP,並未給沙特帶來期望的國際影響力和商業價值,決賽觀眾人數甚至還低於去年國米與那不勒斯的比賽。 2023年3月,沙特簽訂了承辦意超杯未來6年中的4屆之協定,現在沙特足協已考慮是否履行剩餘協定。
承辦歐洲五大聯賽的「海外賽」,曾是沙特提高國際影響力和促進本土足球產業的主要手段。 不過意超杯的人氣和商業收益低於預期,沙特人不得不重新評估承辦歐洲五大聯賽“海外賽”的現實價值。
6年前沙特首次主辦意超杯,有超過6.1萬人入場觀看尤文圖斯與AC米蘭的比賽。 而最近兩屆擴軍為四隊的意超杯,均被安排在容量僅2.5萬人的利雅德體育場,證明沙特人對賽事的失望。 雖然原定主辦賽事的法赫德國王體育場(容量5.8萬)正在擴建施工是「合理藉口」,但沙特可以將賽事放在可容納6.2萬人的吉達阿卜杜拉國王體育場,像2023年1月的利雅得一樣,在同一個城市承辦兩項賽事。 但在米蘭雙雄的意超杯和皇馬、巴薩參與的西超杯之間,沙特人還是選擇將更有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的西超杯,單獨放在球場容量更大的吉達。
2019-2023年沙特成功承辦了3屆意超杯決賽后,簽下未來6年承辦4次意超杯,總計1.38億歐元的合同。 每屆賽事支付給義大利足協3450萬歐元,與皇馬、巴薩作招牌的西班牙超級杯(4000萬歐元)差距不大。 義大利應沙特要求將意超杯從兩隊擴軍到四隊,像西班牙超級杯盡可能容納更多豪門參賽。
但去年首屆四隊版意超杯,四隊只有國際米蘭是豪門。 直接導致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的半決賽,在容量僅2.5萬人的球場都只吸引不足1萬人觀賽。 今年意超杯雖然齊聚人氣和商業價值最大的北方三強,國米對亞特蘭大的半決賽上座率仍低至67%。 原本意超杯是富集娛樂、體育盛事的「利雅德季(Riyadh Season)」最重要的體育賽事之一,但關注度和上座率都令人失望。
沙特簽訂的6年4次主辦意超杯合同,空出了2026和2027兩屆。 去年還在考慮連這兩屆賽事都一起承辦,但現在決定評估未來是否繼續承辦該賽事,當然他們要到3月底“利雅德季”結束後才會做出最終決定。
經歷去年意超杯的打擊后,沙特人已在原本更熱衷承辦的西超杯合同條款內,加入了與皇馬、巴薩兩大豪門是否參賽挂鉤的扣費條款。 2021年沙特簽署了承辦西超杯的續約合同,續約方式為3+4,直到2029年,按照合同,沙特總計要向西班牙足協支付2.4億-3.2億歐元費用。 同時,從今年西超杯開始,皇馬、巴薩若有一隊不能參賽,西班牙足協要退還沙特人每隊500萬歐元承辦費,算是對西超杯商業價值的“保底”。
從去年12月成功申辦2034年世界盃后,沙特足協已開始考慮轉變承辦國際大賽的戰略方向。 意超杯、西超杯這樣單一國家頂級賽事,國際影響力和商業價值本就基本局限於一國,無法滿足沙特吸引更多外國球迷入境觀賽的需求。 於是,沙特更傾向於申辦有更多國家球隊參與的國際賽事,目前他們已成功申辦2025和2026年亞冠精英聯賽決賽階段比賽以及2027年亞洲杯。 此外他們還嘗試將新版FIFA洲際杯從卡達手中奪走,長期放在沙特。 卡達拿到未來連續5年U17世少賽主辦權,沙特正等待國際足聯將U20世青賽也擴軍並改為每年一屆,像卡達一樣拿下連續5年賽事主辦權。
西超杯和意超杯或許未來還會在沙特舉辦,但已不再是沙特承辦國際大賽的優先選擇。 未來即便繼續主辦歐洲頂級俱樂部賽事,沙特也將優先考慮更有國際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的賽事,例如歐冠決賽、歐超杯或英超傳統六強之間的比賽。 顯然,沙特承辦頂級賽事的要求已經越來越“刁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