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撰稿/寒冰 10月22日,知名足球研究機構「足球天文台」(CIES)發布了全球青訓俱樂部報告。報告羅列了過去一年青訓排名前100的頂級聯賽俱樂部,全球青訓典範——巴薩拉瑪西亞學院未能登頂,葡超豪門本菲卡則連續兩年位居首位。去年拉瑪西亞排名第3,落後於本菲卡與博卡青年,今年則躍升至第2。
「足球天文台」的青訓調查範圍涵蓋歐洲排名最高的30個頂級聯賽、南美9個頂級聯賽(玻利維亞除外)、中北美3個聯賽(北美大聯盟、墨西哥聯賽、哥斯大黎加聯賽),以及亞洲7個頂級聯賽(東亞包括中國、日本、韓國,西亞有沙特、阿聯酋、卡塔爾,中亞為烏茲別克)。被調查的青訓俱樂部必須符合青訓球員在15至21歲期間,至少在該俱樂部效力滿3年。
報告的評估標準包含三大方面:這49個頂級聯賽俱樂部的青訓球員,在49個聯賽俱樂部一線隊的註冊人數、出場時間,以及結合聯賽競技水平標定的系數分,三者綜合形成總分。考察期間為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;若該期間內球員未在一線隊出場,則需在此前兩個賽季參加過成人級比賽(如杯賽、洲際賽)。此外,即使第二或第三門將未出場,也會被納入評估範圍。

▲總分排名,本菲卡力壓巴薩奪冠。
與去年相同,本菲卡有93名青訓球員進入各俱樂部一線隊,總計出場2582分鐘,結合聯賽系數分後,最終以105.1分連續奪冠(去年得分為103.7分)。巴薩拉瑪西亞學院有76人進入49個聯賽俱樂部一線隊,雖比去年減少5人,但得分升至98.7分,排名從第3躍升至第2。
得分超過90分的俱樂部還有河床(98.3分)、阿積士(97.6分)和博卡青年(95.0分)。值得注意的是,排名前五的青訓俱樂部與去年完全一致,且這五家俱樂部的得分呈現「斷崖式」領先,基本符合外界對世界頂級青訓俱樂部水準的認知。
從青訓球員進入49個聯賽一線隊的人數來看,河床以97人居首,本菲卡(93人)排名第二,烏拉圭小俱樂部庇護者體育(88人)意外躍居第三,巴薩則僅並列第八;而在青訓球員一線隊出場時間方面,巴斯克雙雄皇家社會(3394分鐘)和畢爾包競技(3215分鐘)占據前兩位,比甲亨克(3086分鐘)排名第三。

▲青訓球員進入49個聯賽一線隊人數排名,河床位居第一。
有趣的是,總分第一的本菲卡,青訓球員出場時間僅2582分鐘,排名第32;總分第二的拉瑪西亞,青訓球員出場時間(2773分鐘)也只排第15,可見「輸出人數」與「出場時間」並非完全掛鉤。
區域分布方面,阿根廷有15家俱樂部入圍前100名,巴西11家,南美9個頂級聯賽合計45家入圍,幾乎占據半壁江山。歐洲30個頂級聯賽合計51家入圍,剛過半數:其中西班牙(8家)數量最多,青訓大戶法甲有5家,葡超、荷甲和比甲各4家。
英超共有5家俱樂部入圍,傳統六強中僅熱刺落選。英超內部,曼城青訓表現突出:青訓球員進入一線隊人數最多(50人)、出場時間最長(2746分鐘),總分(63.2分)也遠超排名第二的阿森納(48.7分)。

▲英超5家上榜,曼城排名第一。
五大聯賽中,德甲入圍俱樂部最少,僅拜仁1家,而倒數第二的意甲有3家。
亞洲俱樂部僅烏茲別克的塔什干棉農(第90名)入圍,其中57名青訓球員進入一線隊,總計出場1899分鐘。去年亞洲有4支俱樂部入圍前100名,除塔什干棉農(第52名)外,還有塔什干創造者(第72名)、泰山(第95名)和海港(第99名)。其中去年泰山有40名青訓球員進入頂級聯賽一線隊,海港則為34人。
「足球天文台」的青訓報告雖不一定絕對客觀精準,但大致反映了世界各國青訓的整體水平。烏茲別克能連續兩年有俱樂部入圍前100名,正是這個中亞國家足球崛起的基石。相比之下,中國足球的青訓之路,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