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寒冰報導 中國職業足球此前的管辦不分離,很大程度上源於機構職能與職業聯盟相似的中超公司。 2005年初成立中超公司,管辦分離的理念本質上是效仿英超聯盟,但與英超聯盟公司不同的是,中國足協在中超公司獨佔高達36%的股份,中超16傢俱樂部各佔4%股份。
這意味著,中超從版權、聯賽贊助商、俱樂部球衣裝備商等項收入中,中國足協都能分到36%的商業收入。 從歐洲五大聯賽到近鄰的日韓聯賽,所在國足協從職業聯賽版權、商業收入中的分成,都遠低於這個比例。 中國足協早在2019年就宣佈將放棄在中超公司的股份,還利於俱樂部,但遺憾的是至今仍然沒有付諸實施。
中足聯的成立讓中國足協能夠脫離中超公司,也讓中超聯賽和俱樂部的商業收入最大化看到了實現的希望。
國際通行做法,佔比5%左右
從歐洲五大聯賽到J聯賽,各國足協與職業聯賽均早已實現管辦分離。 雖然這些足協依然在職業聯盟中擁有一席之地,但足協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各級別國家隊版權、賽事經營和商業運營的相關收入。 這些足協也從職業聯賽的收入中獲得一定比例的分成,但比例遠低於中國足協在中超公司的36%,通常做法是佔比5%左右。
英足總的收入主要來自各級別國家隊的版權、比賽日經營、商業收入和主辦的足總杯、業餘聯賽相關收入,其中,足總杯版權收入談判由英超聯盟與英足總聯合進行,英足總佔5%。 同時,英超聯盟的版權收入中有15%會分撥給英冠、英甲和英乙3個級別的職業聯賽,另有更少比例“補貼”業餘聯賽。
歐洲其他四大聯賽足協從職業聯盟收益中得到的分成比例,基本與英足總相似。 比如西班牙聯賽,西甲和西乙的版權收入要分出9%,其中3%向西班牙體育高級委員會繳納,用於補貼其他冷門體育項目的發展; 西班牙足協只有2%,2.5%分給職業聯賽降級援助基金,1%分給西班牙職業聯盟的行政費用,還有0.5%分給職業球員工會。 實際上,只有分給西班牙體育高級委員會和西班牙足協總計5%的版權收入,不屬於職業聯賽範疇內。
西班牙足協為增收,不得不將超級杯決賽隊伍擴軍到4隊,放在沙特舉辦,每年收取沙特4000萬歐元的主辦費,其中的1900萬歐分給參賽隊,2100萬由西班牙足協用於國家隊和業餘足球的發展。 義大利足協的做法與西班牙足協相似,同樣把意超杯決賽擴大到4隊,也放在沙特舉辦以籌集資金。 另外,義大利足協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國家隊的版權、比賽日、商業收入和大賽獎金。
至於近鄰的日本足協,其主要收入除了國家隊和足協主辦的天皇杯、各級業餘聯賽的收入,還有各種註冊費用。 日本足協從J聯賽每場比賽票房收入的分成僅有3%。
從世界各國足協與職業聯盟的收入分成來看,普遍不超過5%。 相比之下,中國足協在中超公司高達36%的股份就顯得偏高。 中國足協在中超公司占股比例過高,一定程度上讓中超俱樂部獲得的分紅降低。 中超金元時代,雖然俱樂部單賽季分紅曾高逾6000萬,但彼時引援開銷動輒十幾億,這些分紅猶如杯水車薪。 如今中超俱樂部的整體運營處於低谷中,中國足協佔比過高的商業收入分成,對俱樂部的影響更直觀,也更需要得到改善。 參考歐洲聯賽把相關占股降低到5%也許過低,但36%顯然過高,需要找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比例,讓中足聯覆蓋的三級聯賽都有合理收益。
讓利於聯賽和俱樂部,養雞取蛋
中國足協在中超公司的36%占股比例是否應降到國際普遍標準的5%左右,同樣需要中足聯結合中國足球的實際給出合理的方案。 中超聯賽的商業收入本就不高,版權收入每年1.5億,冠名費1.2億,算上其他贊助商收入,一個賽季的收入總額不會超過4億。 除去成本和稅費,以目前的分紅比例,每家中超俱樂部能分到的約在1000萬左右,如果中國足協兌現之前的承諾,不收取分紅或分紅比例降到5%左右,則中超每傢俱樂部約能多分500萬左右。
管辦分離后,中國足協也將基本退出職業聯賽的管理,僅專注於各級國家隊、足協杯、青訓以及業餘聯賽領域。 雖然近年來國家隊的成績並不理想,但中國之隊的商業價值並不低。 中超金元時代期間,中國之隊的贊助收入最高峰時曾接近6億。 即便近年中國足球陷入低谷,但國家隊的裝備贊助依然每年有1億的收入,近年發展迅速的女足吸引了超過17家贊助商,總計也有近1億的贊助商收益,加上足協杯和其他業餘賽事,中國足協僅贊助收入都接近3億,還沒算各級國家隊的版權收入和國際比賽日的票房收入,因此,即便離開中超公司,占股比例大幅下降到國際通行的5%, 中國足協依然能有不菲的收入用於支援各年齡組國家隊、青訓和草根足球。
中足聯成立后,中國足協除了減少36%的中超公司股份,還應放棄職業聯賽的商務開發和看板主導開發權,管辦分離才能真正落到實處。 中國足協還利於職業聯賽和俱樂部,合情合理,畢竟「養雞取蛋」更具可持續發展。
中足聯與中國足協一樣,會將中超聯賽的版權、贊助商集體打包出售,但這樣的集體打包商業收入,不再有昔日管辦不分的問題,能夠真正還利於聯賽和俱樂部,相比之下,至少俱樂部每賽季的商業分紅將平均增加近50%。 俱樂部對職業聯賽商業談判有更多的積極性,將來職業聯賽的商業收入能有提升,同樣會為中國足協主管的國家隊、足協杯、青訓和草根足球給予一定比例的反哺,形成足協與職業聯賽之間的良性迴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