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soccer新聞> 俱樂部冠名+版權費分配調整+三級聯賽招商! 中足聯當務之急是開源! >

俱樂部冠名+版權費分配調整+三級聯賽招商! 中足聯當務之急是開源!


記者寒冰報導 中足聯最快將在本周成立,屆時,其將承擔起健全和穩定職業聯賽競賽體系、提升職業聯賽競爭力、提高職業聯賽和職業俱樂部商業價值、推動職業聯賽和職業俱樂部可持續發展的職責。


除了負責中超、中甲和中乙三級職業聯賽日常運營和管理的基本職能,中足聯當務之急是加速推動中國足球職業化,特別是市場化進程。 在提高職業聯賽和俱樂部商業價值,改善俱樂部生存現狀,為職業聯賽和俱樂部“開源增收”方面,其應做出更符合職業足球發展和足球產業市場規律的決策。



職業俱樂部的主要收入來源,基本集中在版權費、比賽日收入和商業收入三個領域。 中超版權合同2028年才到期; 比賽日收入依託於俱樂部主場容量,和成績、球迷數量挂鉤,短期內不會有較大的變化; 對中足聯而言,當務之急是進一步擴大職業聯賽和俱樂部的商業收入來源。


中超俱樂部的商業收入,基於傳統和足球市場現實,大部分來自胸前廣告和去年中國足協鬆綁的球隊冠名權。 去年初,足協發佈了《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和球隊名稱管理規定(試行)》,允許俱樂部在2024到2028這5個賽季對所屬球隊冠名。 冠名權與胸前廣告一樣,是吸引企業或品牌最主要的贊助方式。



中超金元時代,球隊冠名費用曾高達上億元人民幣。 2016年,樂視冠名國安,費用是1億元人民幣; 2018年,斯威汽車冠名重慶,合同為期3年,贊助費達2億元人民幣。 雖然現在的足球市場,贊助商無法拿出當年的金額,但贊助收入,依舊是中超俱樂部獲取贊助收入的主要來源。


遺憾的是,上賽季,中超16隊僅河南隊獲得了冠名權,基於去年的“試水”,中足聯可以進一步放開球隊冠名權。 去年,足協規定俱樂部所屬球隊不得接受俱樂部股東字型大小、商號或品牌(包括與其相似的漢字或片語)冠名。 今年,隨著俱樂部股改深入推進,冠名政策其實可以更靈活一些,就是允許俱樂部股東冠名所屬球隊,這有助於提高俱樂部股東支持俱樂部運營的積極性。


俱樂部球隊冠名,早在2021年疫情重創足球經濟時,J聯盟就有過相關討論。 而在去年,K1聯賽已有兩傢俱樂部由俱樂部大股東冠名球隊,其中蔚山現代更名為更符合社媒時代特徵的蔚山HD(HD是Hyundai的縮寫),濟州聯名稱增加了俱樂部金主鮮京集團的縮寫SK,改為濟州SK,進一步強化了和大股東的緊密聯繫。


鑒於中國職業足球產業還處於亟待大力推動發展的階段,政府“托底”背景下進行股改的俱樂部,本身旨在帶來更多股東和資金,提升生存能力。 允許俱樂部股東冠名球隊,對俱樂部尋找新股東有足夠的吸引力。 對已為俱樂部投入大量資金的既有股東,球隊冠名權相當於獲得宣傳企業品牌的影響力回報。 在中超俱樂部造血能力短期內普遍不足的情況下,算是俱樂部的一個回饋,更有利於股東穩定。




版權費是發達聯賽中俱樂部主要的收入來源,英超俱樂部每賽季至少能得到1.5億歐元的版權費收入,極大保障了俱樂部的良性運營。 中超版權費經歷過金元時代的5年80億(實際最高每年10億元)的巔峰,而去年開始執行的5年7.5億元人民幣版權合同,讓外界看到了反彈的希望。


中足聯成立后,中國三級職業聯賽版權談判應由其掌控,雖然目前的版權合同還有4年才到期,但中足聯可以考慮改進版權收入分配,合理公平的同時,又能體現俱樂部影響力的差異性,爭取向下輻射,讓低級別聯賽也得到實惠。


此前,中超版權分紅採取的是盡可能的平均模式,在版權費整體偏低的情況下,導致大俱樂部實際的商業價值沒有得到體現。 中超冠軍與墊底球隊間,版權和贊助收入分紅幾乎無差別。 但在版權分紅收入差距最小的英超,積分榜首尾球隊收入差距比也是1.8比1,而西甲積分榜首尾球隊收入差距為3.7比1。



職業聯盟整體出售聯賽版權是普遍做法,在兼顧中小球隊和低級別聯賽的情況下,盡可能保障“頭部球隊”價值,爭取將聯賽版權收入蛋糕做大。 西甲兩大豪門拿到斷崖式領先的版權收入,幾乎是榜尾球隊的4倍,而在西甲調整版權分配前,這個差距甚至超過10倍。 中下游球隊在西甲版權蛋糕做大后,獲得的收入幾乎是之前的4倍以上,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西甲的整體生存狀態。


未來,中超版權收入如果想要有較大幅度增長,根本上還是需要“頭部”俱樂部帶動,最終惠及中小俱樂部和低級別聯賽。 歐洲五大聯賽版權收入,平均至少有10%份額向下分攤,讓低級別聯賽俱樂部也能得到為數不多卻非常重要的收益。 此前,中超和中甲俱樂部分紅差距極大,未來,基於穩定聯賽體系的目的,讓聯賽金字塔更加穩固,中足聯在版權分紅向下分攤比例上可以嘗試適當增加,特別是兼顧中乙。


這方面,J聯賽的分紅模式或許可以作為參考。 J1聯賽前10名球隊有排名獎金,年度球迷指數前10名也有差距較大的獎金,還有根據過往賽季成績按年支付的獎金,再加上20支球隊的均分獎金,兼顧了成績、俱樂部影響力和收益平衡。 此外,J1、J2和J3聯賽俱樂部的均分獎金差距不大,分別為2.5億、2億和1億日元,對於低級別俱樂部的補助效應更大。




中足聯成立前,中超從版權到贊助商基本是足協主導,但從中足聯正式掛牌開始,三級職業聯賽的招商,就是他們的職責了。 代表職業俱樂部利益的中足聯,更應主動承擔起主導聯賽和俱樂部招商引資的重任,除了集體打包的版權談判,以及中超、中甲、中乙的冠名商、分級和指定領域贊助商,還可以嘗試為各俱樂部尋找新的開源管道。 這方面,積極擴軍超級杯,發展海外賽,以及尋找贊助商的英超聯盟、西甲聯盟是最好的參考物件。


新成立的中足聯負責管理三級職業聯賽,在招商引資方面也應覆蓋到所有聯賽。 職業俱樂部本就有吸引贊助收入的需求,中足聯也有立足於聯賽管理者角度的幫扶職責,特別是對混合所有制的俱樂部,以及投資方資本抗打擊能力更差的低級別俱樂部。 當下,中足聯要穩定職業聯賽體系,主動為聯賽和俱樂部尋找更多企業或品牌贊助、投資,才能讓職業聯賽未來更快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。


中足聯積極主導俱樂部的招商,結合現實就有相對明確的方向。 目前,中超俱樂部股改基本都有各地政府托底,從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尤其是足球產業的高度,各地職業俱樂部自然應該成為“招牌”。



俱樂部尋求胸前廣告或冠名,去年不盡如人意,隨著國企紛紛入股俱樂部,中超俱樂部的資金支援大部分都來自政府。 讓俱樂部成為天然的地方形象大使,通過宣傳各地文化與旅遊,獲得宣傳收益,是職業俱樂部短期內有可能獲得一定贊助收入的合理方式。


這方面,五大聯賽的部分俱樂部有過在胸前廣告上發揮文旅宣傳作用的先例,包括宣傳俱樂部所在地的旅遊業或海外國家的旅遊業,西甲有巴倫西亞、塞維利亞、奧薩蘇納,英超的阿森納、法甲的梅斯同樣如此。 在國內文旅欣欣向榮之際,中足聯可以承擔起為俱樂部牽頭,學習歐洲頂級聯賽俱樂部的成功經驗,真正發揮為聯賽和俱樂部招商的主導作用。


作為中國職業聯賽新的主管機構,中足聯為職業聯賽和俱樂部提供引領性的招商服務,特別是與各地政府和大型民企、品牌接觸方面,有著天然優勢。 所以,其必須把優勢發揮到極致。


評論 (0)
暫無評論數據
Site map 網站地圖
Contact information聯絡方式
Business:ANTSCORE LTD
Address:UNIT 1804 SOUTH BANK TOWER, 55 UPPER GROUND,LONDON ENGLAND SE1 9E
Number:+85259695367
E-mali:[email protected]
APP
掃碼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