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記者寒冰報導 國際足聯剛宣佈2025年世俱杯空前的10億美元獎金方案,就向世界足壇放出第二個“重磅炸彈”:國際足聯正在考慮2030年世界盃擴軍到64隊,作為世界盃舉辦百年華誕的獻禮。 此消息看似不可思議,但也不能說絕無可能。 畢竟因凡蒂諾在推動世界足壇重大改革方面,已邁出四大步:世界盃擴軍到48隊、世俱杯擴軍到32隊、六國跨三洲承辦2030年世界盃,以及在沙特舉辦被普遍反對的第二次冬季世界盃。
世界杯擴軍到64隊的消息一出,自然引發世界足壇的廣泛關注和爭議。 畢竟如果決賽圈有64隊參賽,幾乎佔國際足聯全部代表隊的1/3,由此帶來的比賽質量憂慮、賽事組織和賽程的壓力、還有與轉播商、贊助商的協調等方面,都讓這個過於“瘋狂”的計劃能否落地,被畫上巨大的問號。


2030年世界盃擴軍到64隊的提議,是周三國際足聯理事會結束前,由烏拉圭代表伊格納西奧·阿隆索突然提出的。 《紐約時報》的報導聲稱:烏拉圭人顯然有備而來,甚至是用英語而非自己的母語西班牙文,宣讀了一份早已備好的提議演講稿。 這次國際足聯理事會是視頻會議,烏拉圭代表提出擴軍想法后,得到的反應是其他與會人員深感震驚的集體沉默。
英國《泰晤士報》透露:因凡蒂諾其實事先已獲悉這項提議,烏拉圭人明顯是得到“鼓勵”才突然發難。 隨後國際足聯發表的聲明證實該組織至少不反對這項提議,並表示將開始對提議落實的可行性進行分析。 英媒甚至認為擴軍64隊計劃就源自因凡蒂諾:此前世界盃週期從四年改為兩年的計劃失敗后,野心勃勃的國際足聯主席一直希望將世界盃的規模繼續擴大。

烏拉圭人提議擴軍64隊,自有該國和南美足壇的“私心”。 當初烏拉圭與阿根廷聯合申辦2030年百年世界盃,以為“世界盃回家”的情懷概念志在必得,結果他們最終輸給因凡蒂諾親自撮合的西班牙-葡萄牙-摩洛哥跨洲組合,南美洲的烏拉圭-阿根廷-巴拉圭申辦組合只得到象徵性的3場比賽主辦權。
假如擴軍64隊,鑒於西葡摩三國承擔了48隊絕大部分比賽,南美三國大概率將承辦新增的3-4個小組全部比賽。 南美三國的世界杯主辦國名副其實,還能獲得更多主辦收入。
當然相比烏拉圭和南美洲的「小格局」 ,因凡蒂諾看到的格局更大:賽事規模、影響力、商業收益均是空前的百年世界盃,不僅是2027年他謀求國際足聯主席連任的王牌,還能因晉級決賽圈難度大大降低,大概率聚齊世界所有主要經濟體共襄盛舉,成為自己超越前輩的“豐功偉業”。


鋪天蓋地的質疑和反對,是外界對擴軍提議的第一反應。
原本擴軍48隊就已引發人們對比賽品質下降、賽事組織難度和賽程過長的擔憂。 如今再增加16隊,還要在三大洲分別舉辦,比賽數量從48隊的104場增加到64隊的128場,賽程在48隊參賽的39天基礎上註定還會延長,以上擔憂無疑將被放大。 另外,俱樂部與國際足聯對賽歷的爭鬥畢竟加劇,同時球員的健康風險也必將增加。
媒體和球迷的質疑主要來自擴軍導致競技懸念大幅下降,僅有10支國家隊的南美洲甚至可能取消預選賽。 從預選賽到決賽圈小組賽,絕大部分比賽觀賞性和出線懸念不足,將進一步降低世界盃對轉播商和贊助商的吸引力。

國際足聯的世界杯轉播合同依舊是連續兩屆打包出售,2030年世界盃擴軍意味著轉播合同的談判也要隨之改變。 國際足聯不少贊助商的合同也是2030年到期,如果擴軍同樣面臨贊助合同重新談判的問題。 擴軍意味著世界盃將新增超過400名球員參賽,其中大部分新增賽事可能落在基礎設施、接待能力和安保能力均不足的南美三國。 再加上新增大量隨隊往返三大洲的球迷,賽事組織的安全風險、環保壓力也將大幅上升。
總之,此次的64隊擴軍計劃落地涉及足球、經濟甚至政治等太多領域,要執行起來,太不靠譜,因凡蒂諾唯一的優勢是時間:距離2030的百年世界杯還有5年多,因凡蒂諾先拋出計劃,試探各方反應,然後再慢慢協調各種利益糾葛,最終才會決定是或者否,這套路和他之前提出兩年一屆世界盃概念時如出一轍。
當然,2030年世界盃擴軍,亞洲出線名額將增加到10-12個,客觀上增加了國足出線的概率,對於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能進入世界盃的盛宴,因凡蒂諾自然是無任歡迎的。
